糖尿病,一听到这个词,不少人都会感到一阵紧张,毕竟,糖尿病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的健康问题,它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,甚至影响到生活质量。
有些人一得了糖尿病,就感到像是进入了一个黑暗的隧道,怕再也走不出来,害怕不控制好血糖,最后不得不面临失明、肾衰竭、心血管疾病等可怕的后果。
我曾在医院工作多年,接触了成千上万的糖尿病患者,很多患者来诊时,心情都非常焦虑,甚至有些人一开始就认为自己“活不了了”,但我发现,很多人其实不必那么紧张。
糖尿病不是不可控的,它需要长期的管理和合适的治疗方案,很多人都能过上正常的生活,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,我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没有出现一些特别严重的情况,其实是可以松一口气的,病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。
那么,究竟糖尿病患者在什么情况下,可以真正松一口气呢?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,或者你身边有糖尿病的亲朋好友,不妨认真看看以下这些情况,如果没有这些问题,你的病情不算很严重,控制得当,完全可以生活得如常。
血糖稳定,不频繁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
很多糖尿病患者最担心的问题之一,就是血糖波动太大,血糖高了会出现乏力、多尿、口渴等症状,低血糖则可能导致头晕、出汗、甚至昏迷。
正常情况下,糖尿病患者是需要定期检测血糖的,特别是在开始治疗的初期,血糖波动较大是常见的现象,但如果长期保持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情况,说明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。
我曾经接诊过一位糖尿病患者,他年约50岁,平时非常注重饮食和运动,但每次测血糖时,结果却总是高高低低,波动很大,他开始有些焦虑,认为自己无法控制血糖,甚至对药物产生了抵触情绪。
在我与他详细讨论后发现,实际上他对自己的饮食控制得不够精准,有时为了减肥,空腹不吃早饭,但又会在午餐时吃得特别多,导致餐后血糖大幅度升高。而他的运动量也并不规律,只有在高血糖时才去跑步或做运动,结果适得其反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,定期监测血糖,他的血糖波动就减少了,逐渐恢复了正常,保持血糖的稳定,是糖尿病管理中的关键,如果血糖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,糖尿病并不意味着严重的健康威胁。
没有明显的并发症,身体状况良好
糖尿病之所以让人心生畏惧,不仅因为它会导致血糖水平的剧烈波动,更因为它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,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神经的病变等。
许多人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,便会忧虑是否会并发其他疾病,但事实上,只要采取得当的管理措施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众多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与控制的。
我有一位70岁的女性患者,患糖尿病多年,但她的血糖控制得非常好,定期检查各项指标,眼底检查没有出现视网膜病变,肾功能正常,神经也没有出现异常。
她的生活非常有规律,每天定时吃饭,注重饮食搭配,保持适当的运动,体重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,她的血糖控制得非常稳定,医生告诉她,虽然她有糖尿病,但并发症的风险非常低,未来的健康问题也不大。
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出现这些并发症,其实是可以放心的,尤其是当肾脏、眼睛和神经等关键器官都没有受到影响时,问题就不大。
体重适中,饮食习惯健康
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,尤其是2型糖尿病,往往与体重过重和腹部脂肪积聚密切相关,控制体重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,因为体重过重不仅会导致血糖升高,还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,增加其他并发症的风险。
相反,如果能够保持适中的体重,并且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,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,我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,刚开始诊断为糖尿病时,体重较重,腹部脂肪堆积比较严重,血糖控制不理想。
然而,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量,他逐渐减轻了体重,体脂肪减少,血糖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,最重要的是,他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,避免了油腻、甜食的过度摄入,也在每天的早晨和晚上进行简单的散步。
经过三个月的调整,他的血糖稳定了下来,体重也回到了正常范围,控制体重,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,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。
没有严重的心血管问题
糖尿病患者中,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,特别是长期控制不当的糖尿病患者,容易引发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冠心病等心血管问题。
因此,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心血管疾病,是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,若未出现明显的心血管问题,通常意味着糖尿病对器官的损害较为有限,病情相对处于较轻的状态。
我曾接诊过一位65岁的糖尿病患者,他患糖尿病多年,但一直没有出现明显的心血管问题,每年做体检时,心电图、血脂、血压等各项检查均无异常。
他保持良好的作息,规律的锻炼,保持心情愉快,控制了糖尿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,虽然他的糖尿病需要长期控制,但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困扰,让他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状态,远离了糖尿病引发的严重并发症。
糖尿病并不可怕,关键是如何控制,只要血糖稳定,体重适中,身体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,心血管问题得到了有效管理,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松一口气的。
只要糖尿病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,并定期进行身体监测,他们完全有可能像健康人一样享受充实且幸福的生活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若身体不适,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
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!
参考资料:
[1]康晴.从化瘀法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影响,中医药临床杂志,2024-07-20
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故事情节纯属虚构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。
糖友之家1 个月前
发表在: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,现在知道还不迟糖友QQ群:528582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