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不是不能吃,而是得“会吃”。前不久,在一场医学论坛上,几位国家级院士罕见地不约而同提到同一个观点:控糖不是只靠“少吃”,更要靠“吃对”。这话一出,现场哗然。


多名院士提醒:糖尿病这5种食物,必须得吃,否则血糖越控越差!
原来,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降血糖,把饭吃得比和尚还清淡,结果血糖不降反升,身体反倒更虚。控糖这事儿,真不能靠“饿”,而是得靠“巧”。
想起我邻居老李,五十出头查出糖尿病,当时一听医生说“控制饮食”,他就开始搞极端操作:白米饭不沾,水果不碰,连鸡蛋都戒了,活得比修行人还清苦。
两个月后,瘦了十斤,但血糖不降反升,眼睛还花了。后来他听了我的建议,开始有选择地吃一些“控糖好物”,三个月后血糖稳了,人也精神了。这不是玄学,是科学。


多名院士提醒:糖尿病这5种食物,必须得吃,否则血糖越控越差!
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就像个“吃货警察”,吃一点就开罚单。真正的“糖敌”不是吃,而是吃错。有研究发现,长期营养摄入不足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,反而让血糖控制更困难。
中国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明确指出,合理摄入低升糖指数、富含膳食纤维与蛋白质的食物,反而有助于稳定血糖。
第一种被推荐的是豆类。黄豆、黑豆、芸豆这些“豆界小巨人”,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可溶性膳食纤维,不仅延缓碳水吸收,还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。


多名院士提醒:糖尿病这5种食物,必须得吃,否则血糖越控越差!
美国一项横跨10年的研究发现,每周吃四次豆类的人,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3%。老李一开始吃不惯豆子,我教他做豆腐炖蘑菇,吃着吃着就习惯了,血糖也稳了。
第二种必须吃的是粗粮,但要“粗中带细”。很多人一听粗粮好,就天天啃玉米棒子、嚼糙米饭,结果肠胃吃出问题。其实关键在于“搭配”,比如燕麦、小米、荞麦,和白米各一半煮粥,既好吃又控糖。
北京协和医院一项临床试验显示,将主食中50%替换成低升糖指数粗粮,餐后血糖峰值下降近40%。这效果,甩“饿肚子减糖”几条街。


多名院士提醒:糖尿病这5种食物,必须得吃,否则血糖越控越差!
第三种不能忽视的是绿叶菜。别小看这玩意儿,它们像血糖的“天然刹车”,尤其是菠菜、苦瓜、芥蓝,富含镁元素,有助于胰岛素受体活性增强。
英国一项研究指出,每天吃200克绿叶菜,糖尿病风险下降14%。老李后来天天变着法炒青菜,连他孙子都抢着吃。
第四种是坚果,但不能乱吃。核桃、杏仁、腰果这些“硬壳精英”,富含健康脂肪和微量元素,适量摄入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。但注意,不能一把一把地吃,那是“血糖炸弹”。临床建议每日坚果摄入不超过25克,最好当作加餐而不是主食。


多名院士提醒:糖尿病这5种食物,必须得吃,否则血糖越控越差!
第五种是乳制品,尤其是无糖酸奶。不少糖友为了控糖,连牛奶都戒了,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乳制品中的乳糖升糖很慢,而酸奶中的益生菌还对肠道菌群有积极作用,间接影响胰岛素功能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,规律摄入低脂乳制品的人,糖尿病风险下降20%左右。
说到底,糖尿病不是“绝食病”,而是一门“食物管理学”。你不吃,身体照样“造糖”;你乱吃,血糖直接蹿天。关键是要吃得巧、吃得准、吃得稳。就像开车,光踩刹车不打方向盘,迟早也是进沟里。


多名院士提醒:糖尿病这5种食物,必须得吃,否则血糖越控越差!
很多人控糖失败,不是因为吃得多,而是吃得偏。长期营养不良,身体进入“饥荒模式”,反而让血糖更不稳定。正确的饮食方式,是让身体恢复平衡,而不是被逼入极端。
糖尿病这个“老顽固”,最怕的不是饭,而是饭桌上的“无知”。别再被“糖尿病=不能吃”这个伪命题骗了,合理吃,才能稳血糖、保健康、延寿命。老李控制得好,现在每天傍晚还能在小区跳广场舞,笑得比谁都开心。
健康不是苦修,而是智慧的生活方式。糖尿病也不必大惊小怪,它就像个老邻居,了解了它的脾气,日子一样能过得有滋有味。


多名院士提醒:糖尿病这5种食物,必须得吃,否则血糖越控越差!
- 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0年版)》
- 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年)》
- 《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(2021年)》
-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公开数据
-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研究报告(2022年)
糖友之家1 个月前
发表在: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,现在知道还不迟糖友QQ群:5285829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