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糖监测是糖尿病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做好了血糖监测,才能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持。

遗憾的是,很多糖尿病人不懂血糖监测的意义,有的糖友是不明白什么时间点该监测血糖,或者只监测空腹血糖,这是很不全面的,无法掌握全天的血糖情况。

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是把一天各个重要时间段的血糖都监测到,只有这样做才能使血糖“如履平地”,不会高低起伏。

糖尿病人应该关注哪些时间点的血糖?
糖尿病人应该关注哪些时间点的血糖?
那么,糖尿病人到底该关注哪些时间点的血糖呢,这些时间点的血糖各有什么意义?

一、空腹血糖

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-12个小时以后采血化验的血糖,禁食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不好。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在3.9-6.1mmol/L之间,糖尿病人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.4-7.0mmol/L之间,并根据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宽松措施。

监测空腹血糖的意义:

1、空腹血糖可以反映基础性的胰岛功能情况,糖尿病人控制血糖首先要保证空腹血糖达标;

2、可以检测使用的降糖药是否合适,特别是对使用专门降空腹血糖的药物如甘精胰岛素时;

3、可以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。

二、餐后2小时血糖

餐后2小时血糖指从第一口饭开始,到餐后2小时时测得的血糖,是除空腹血糖之外第二重要的时间段血糖。正常人的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在3.9-7.8mmol/L之间,糖尿病人的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4.4-10.0mmol/L,不同糖尿病人群可适当采取更严格或宽松的措施。

糖尿病人应该关注哪些时间点的血糖?
糖尿病人应该关注哪些时间点的血糖?
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意义:

1、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反映进餐刺激后胰岛素的分泌情况;

2、可以检测餐前用的降糖药是否合适,是否需要增减剂量;

3、餐后2小时血糖是空腹血糖的有效补充,可以联合空腹血糖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。

三、餐前血糖

餐前血糖不等同于空腹血糖,一般说的餐前血糖仅指午餐前和晚餐前两个时间段。糖尿病人的餐前血糖不应低于4.4mmol/L,以免发生低血糖。

轩毅智能书柜支持扫码3秒借还,IP65防水设计适配户外场景
广告
轩毅图书管理
轩毅智能书柜支持扫码3秒借还,IP65防水设计适配户外场景
监测餐前血糖主要有两个意义:

1、可以反映白天的基础胰岛功能情况;

2、通过餐前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的比对,可以帮助调整降糖药。

四、睡前血糖

晚上睡觉前监测血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测夜间是否会发生低血糖。糖尿病人睡前血糖保持在8mmol/L左右为最佳,如果睡前血糖低于5.6mmol/L,提示夜间可能发生低血糖,需要适当进食,必要时应该减少白天,特别是晚餐前的降糖药剂量。

以上四个时间段的血糖每天一共7次,如下图,糖尿病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全面监测一次,这样才有可能保持全天血糖平稳。

糖尿病人应该关注哪些时间点的血糖?
糖尿病人应该关注哪些时间点的血糖?
除此之外,还有下面三个时间段的血糖可根据情况监测:

凌晨3点血糖:如果经反复调整,空腹血糖依然不达标,要加测凌晨3点血糖,以鉴别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效应。

餐后1小时血糖:可以反映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,如果进食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或吃饭速度过快,应适时监测餐后1小时血糖。

餐后3小时血糖:如果进食蛋白质和脂肪较多,监测餐后3小时血糖可以知晓血糖是否有长时间居高不下的趋势。

总结:血糖监测的意义非同寻常,如果血糖监测做的不好,血糖就很难能控制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