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大爷今年67岁,患糖尿病已经快十年了。前段时间听人说“喝茶降糖”,他便每天泡上大茶壶,早晚各来三杯。女儿担忧地劝他别喝太多,吴大爷却摆摆手:“中医也说,喝茶养生!”
然而,3个月后去社区体检时,医生眉头一皱:“吴大爷,你最近喝茶多少?”吴大爷一愣:“怎么,还能查出来?”医生苦笑:“您喝得太多,身体可是‘藏不住’的,特别是有糖尿病的人,容易出现大家没注意到的4大变化,尤其是第3个,很多人常常忽略。”
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喝茶,真的能帮助糖尿病患者吗?喝错方式又会如何影响身体?很多朋友只看到了“茶叶好”,却忽略了背后的风险。到底真相如何,哪些喝法才是“加分项”?
喝茶能护血糖?一文解读真相
茶,自古以来被誉为“天然降糖饮品”,绿茶、黑茶,甚至普洱,都被许多糖尿病患者纳入日常。但权威数据显示,茶多酚虽然对血糖有一定调节作用,但“剂量”和“方式”同样重要。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研究指出:适量饮茶(每天不超3杯,每杯约250ml),对控制血糖、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积极作用。
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但如果像吴大爷这样,大幅度增加喝茶量,风险却在悄然积累:
咖啡因摄入超标:研究发现,长期高剂量摄入咖啡因(绿茶、红茶中均含有),可导致心率加快、容易心慌,甚至影响血压波动。约41%的糖尿病患者存在高血压问题,大量饮茶反而加重心脏负担。
尿频与脱水风险: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,一天摄入大量茶水(>1000ml)者,尿液排出量增加约20-30%,如果水分补充不及时,有脱水风险,血糖或显著波动。
药物相互作用: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显示,浓茶中的茶多酚可能影响降糖药物(如二甲双胍)的吸收与代谢,导致血糖控制难度增加。
铁元素吸收受阻:中华医学会提醒,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铁结合,降低铁吸收率,多饮易致贫血风险提升。糖友本身易合并慢性病,贫血将影响全身供氧。
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所以,适度饮茶可辅助调控血糖,但“过犹不及”,尤其是糖尿病群体。
坚持大量喝茶,身体或有这4大变化
第一是夜间频繁起夜、睡眠变差。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发现,超60%的糖尿病患者长期多饮茶后,夜间尿量明显增加、入睡时间延长20-40分钟,有的人甚至反复失眠,影响血糖稳定。
第二,大量喝茶容易导致血压波动、心悸加剧。哈佛大学一项纳入1.2万例中老年糖友的研究指出,每天喝茶超过5杯者,出现心率不齐、早搏等问题的概率提升15-20%。“喝得越多越安心”,恰恰相反,过多刺激容易让心血管系统“超负荷”。
第三个风险是胃肠不适与营养紊乱。南京大学医学院数据显示,过多茶多酚和鞣酸会加重胃黏膜负担,部分糖友腹胀、腹泻率升高12.6%,而且铁和部分B族维生素的吸收也受阻。这一点常被忽略,但长期如此,易产生慢性疲劳与免疫力下降。
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第四个容易被误解的变化是口腔问题与牙齿变色。茶水中的色素易附着牙齿,影响口腔清洁,再加上糖友唾液分泌本就减少,牙齿发黄、牙龈萎缩的风险提升了近11%。口腔健康恶化,进食体验和血糖控制再次受牵连。
科学建议:这样喝茶,让健康加分不减分
控制总量,每日建议不超过750ml(3杯),尽量选择清淡茶、不浓泡。可在早餐、午餐后半小时各饮一杯,既能提神也避免空腹刺激。
避免与主餐或降糖药同服,建议间隔“1小时以上”,以减少对铁吸收及降糖药效的影响。尤其是服药半小时,才可以饮茶较为安全。
优先选择“低咖啡因茶类”如白茶、淡绿茶,减少对心脏和神经的刺激。晚餐后尽量不再饮茶,避免影响夜间休息。
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医生发现: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,用不了多久,身体或有4大变化
警惕茶叶残渣卫生,定期注意口腔清洁,茶后漱口可有效降低牙渍风险。对于肠胃不适者,适度减茶量或在医生建议下调整饮食结构。

参考资料:
《中华现代糖尿病杂志》
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:2021年中国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
北京协和医院·内分泌科临床实践指南(2022年版)
中国睡眠研究会:《中老年人健康睡眠与糖尿病报告》
南京大学附属医院:糖尿病与胃肠健康关系研究



糖友之家2 个月前
发表在: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?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,现在知道还不迟糖友QQ群:528582977